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丹桂飘香迎佳节,师者风华谱新篇。9月10日,我校召开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的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朱宗娟、校长杨露、副校长胡建斌、鲍伟红出席座谈会,副校长鲍伟红主持会议。
朱宗娟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
朱宗娟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教师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下一步,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环境,持续加大师资建设投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用心用情解决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大家能够安心从教、热心育人。
朱宗娟要求,一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教育家精神首在铸魂。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既要做“经师”,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更要做“人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要涵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育家精神重在修身。要做“授业”的精进者,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匠心落在实处。既要深耕专业领域,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要关注幼儿师范行业动态,把前沿成果、实践案例搬进课堂,让教学更有吸引力、更具实效性。三要提升“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育家精神贵在笃行。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善于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其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四要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育家精神成在坚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紧跟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深入落实“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积极探索AI教学新范式,赋能人才培养。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融入教育教学,把科研过程转化为育人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五要坚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育家精神本在情怀。要做学生“解惑”的陪伴者,把“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温度暖到心里。多走进学生宿舍、多参与学生活动,做学生愿意倾诉的“知心人”,用关爱和包容守护学生成长,让校园成为有温度、有归属感的“第二个家”。六要拓展“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志在高远。要通过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培养学生不仅具备扎实专业技能,更要拥有宽阔视野、深厚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强大,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
杨露在致辞中向在座的各位教师代表和长期以来为学校事业发展辛勤付出、默默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并希望大家通过座谈交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学校老、中、青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教书育人的感悟、科研项目的收获以及服务师生的体会。王现军、赵东升、刘志红、李威、张梦颖、田晨6名教师代表依次发言。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外事处及各学院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