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没有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教育策略

来源: 第二附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18-10-20

  幼儿进餐环节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进餐中,教师有效的教育策略不仅能让幼儿心情愉快的进餐,保持身高、体重正常发育,还能使幼儿拥有独立、自尊、自主、自信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以及认知能力等。

  有些幼儿进餐时,挑食现象较严重,不喜欢吃菜只爱吃肉;有的幼儿进食量小;有的幼儿吃的很慢;有的幼儿吃米饭撒到桌子上和地上一片狼藉;有的幼儿边玩边吃或离开餐桌在走动进食;有的幼儿有着从众心理,看到别人要求老师少盛点,他也要少盛点,看到别人不吃蘑菇,他也不想吃------。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呢?

  一、用图文及儿歌的方法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餐前洗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在盥洗室张贴“正确洗手七步图”及念儿歌“洗手歌” 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并学习洗手的方法步骤,要求幼儿一边看着图一边学着老师洗手:先把袖子卷起来,再把小手在水里打湿,用香皂,然后是手指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最后用水冲干净,用毛巾擦干就完成了。幼儿非常有兴趣,也非常爱洗手。在多次的反复练习中,幼儿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洗手的顺序及方法,养成了餐前洗手的习惯。

  二、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

  通过故事教学或看图讲述,同时加上一些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如让幼儿观看学礼仪视频《和奇佳学礼仪》(进餐)中的礼仪小剧场,让幼儿观看剧场里的小动物们在进餐时的一些不好的表现,让幼儿讨论和发言剧场里的小动物做的对与错。从而让幼儿了解进餐时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及进餐时的礼仪。引导幼儿认识到一些现有习惯的错误和危害,知道进餐中有礼貌的行为会被大家喜欢,会有很多好朋友。

  好多孩子不爱吃胡萝卜、蘑菇。因此,我们给幼儿讲《小兔乖乖》的故事:小兔们都特别爱吃胡萝卜和蘑菇。出示图片介绍胡萝卜、蘑菇的样子,形状以及这两种蔬菜的作用。故事表演中让小朋友来扮演小白兔假装吃萝卜和蘑菇,吃了就会像小兔子一样变得很有力量能战胜大灰狼。故事吸引了幼儿,改变了孩子们的原有的思想,调动了幼儿的食欲,幼儿纷纷表示也要吃胡萝卜和蘑菇。进餐时很多幼儿不再把蘑菇扔到桌子上了。挑食的现象明显的好转了。

  豆豆爱吃零食,不愿意吃饭,在家吃饭总让妈妈喂饭。我们通过故事《丁丁的梦》使他形象地理解吃零食的危害,光吃零食不吃饭,没有力气,只有吃了饭菜才能在老鼠来咬脚指头的时候赶走老鼠。从而了解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常吃零食的危害。我们还根据蔬菜的特点给它们取了好听的名字激发孩子吃的欲望,比如花菜就告诉幼儿是小小智慧树。同时,我利用幼儿爱看动画片爱模仿动画人物的心理特点,告诉他们哪种食物是哪个动画人物爱吃的,从而让幼儿也爱上吃这种食物。比如吃西红柿时我会说,喜羊羊最爱吃西红柿,吃了西红柿力气会变的很大,美人鱼最爱吃海带所以才长的这么漂亮-----。激励幼儿吃各种食物,从而保证了幼儿食物有均衡的营养。

  2、区域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通过开展小商店、小菜场、小食堂等区域游戏活动,通过卖菜和买菜的角色、食堂师傅和顾客的角色扮演、幼儿之间的互动表演让幼儿知道各种蔬菜水果都是有营养的食物,讲解偏食、挑食的危害,使幼儿对各种食物产生兴趣。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的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并茁壮成长。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2/29 14: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