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省教育厅传来喜讯,我校应用技术学院教育评价改革案例《大数据赋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评价》在全省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三等奖,这是对我校教育评价改革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我校办学实力的一次重要展示。是我校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的一项阶段性成果。
自我校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以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坚持“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教育数智化时代教学评价新方法。应用技术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大数据时代浪潮,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强化教学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创建信息化课堂。借助蓝墨云班课软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而量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
二、组建教学评价团队。教学评价团队包括教师、学生和学生督导三个评价团队,每个主体的评价都占有一定权重,加权平均后得出教学评价总分。应用技术学院积极组建教学评价团队,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让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
三、大数据赋能过程性教学评价
1、制度先行,保障教学评价管理
完善制度是提高教学评价效果的关键。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用技术学院专门制定了教师大数据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预警评价制度,以制度为保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学评价管理。
2、数据驱动,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大数据赋能过程性评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集教师课堂教学数据,如课前资源发布情况及课中师生互动情况等,实现对师生互动和学生状态等过程性数据的实时采集;二是支持实时为学生提供学习反馈,如云班课记录学生的出勤、参与度和资源查看情况等,并通过预警系统及时通知学生,以便他们能自我调整和改进。
3、定期评价,督促教育效果提升
应用技术学院教师大数据评价结果的公布方式包含两种主要途径:一是通过督导简报的形式进行公布,二是以数据明细的方式详细展示。而学生预警名单的公布则采取教学群内通知与展板公示相结合的双重方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学院借助云班课平台的教学数据分析,深入洞察了师生间的交互动态。历经一年的深入改革,学院不仅加强了对教学流程的全方位评价,还促进了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学院借助云班课平台的教学数据分析,深入洞察了师生间的交互动态。历经一年的深入改革,学院不仅加强了对教学流程的全方位评价,还促进了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此次荣誉,既是对我校过去教育评价改革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激励。我校将继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为数智时代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教师集体备课
张甲辉老师运用云班课“随机选人”功能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教学云班课数据公布
云班课学生预警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