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的意识,2025年7月21日,安阳幼专幼儿教育学院组织志愿者在安阳万达社区开展了以“传承红旗渠精神,争做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吸引了社区内众多小朋友参与。
授课伊始,志愿者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开教学。播放红旗渠修建时期的珍贵影像资料,结合简洁易懂的讲解,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红旗渠的修建背景: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近十年,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这条“人工天河”。
志愿者师懿姗播放红旗渠相关记录视频
在互动环节,志愿者设计了“猜谜语”小游戏,以谜语引题,激发小朋友们的好奇心与兴趣。现场气氛热烈,小朋友们认真思考、积极举手作答。
志愿者师懿姗与同学们互动游戏—猜谜语。
随后,志愿者结合手绘漫画及老照片,深情讲述修渠人的奋斗故事:“叔叔阿姨们没有先进工具,就用锤子、钎子一点点凿石头;悬崖太陡,他们就系着绳子吊在半空作业,手磨破、脚划伤也绝不放弃”“大家不分你我,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这些温暖而有力的细节,让红旗渠精神变得具体可感。
同时志愿者也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如“如果遇到困难,我们能从修渠的叔叔阿姨身上学到什么?”,鼓励小朋友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加深对精神内涵的理解。
志愿者师懿姗介绍红旗渠青年洞
理论讲解后,活动进入绘画创作环节。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分发画笔、画纸,鼓励他们结合听到的故事,发挥想象,将对红旗渠的理解与感受融入画作。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专注地勾勒心中的“人工天河”:有的描绘悬崖上凿渠的工人,有的展现清澈渠水灌溉农田,还有的在红旗渠旁画上鲜艳红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童真,传递出孩子们对红旗渠精神的朴素理解——“坚持就能成功”“大家一起努力就会有奇迹”。
志愿者师懿姗、靳明妍指导并鼓励同学们勇敢创作
用画笔绘出自己心中的红旗渠
绘画结束后,小朋友们举着作品围成一圈,镜头定格下这张特殊的“全家福”。每张画都是“精神符号”,每张笑脸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有孩子举着画说:“我要把它贴在墙上,提醒自己遇到困难别放弃!”
志愿者与同学们合影
志愿者与同学们合照
此次活动通过“听故事+画精神”的形式,让社区小朋友们直观感受红旗渠精神内涵。在绘画中,孩子们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加深历史认知,心中播下“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种子。未来,志愿者团队将持续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助力更多青少年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